总有这么块天地,属于与众不同的他们
锡惠山下,古运河旁
免费无人区码卡二卡承续江南文脉
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
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
融小媒将带领大家走进
高三(2)班与高二(17)班
通过班级文化感受一中的校园文化
《二班周报》 在一中的红楼里 有这样一个班级 这是他们在一中的第三年 也是学业压力最大的一年 在这个班级 除了学习之外还有一份 全班同学为之共同奋斗的“事业” 《二班周报》 一张属于高三(2)班的报纸 《二班周报》分事迹,采访,时评三大板块。事迹侧重于班级小事和年级大事。采访则是采访任课老师,介绍学习方法等,在运动会特刊中,也可以看到采访运动员的文稿。时评选取的是国内外大事,如重大国家纪念日、美国大选等。 发挥集体的智慧,做自己喜欢的班报。素材的准备是重中之重。为了记录好班级的精彩点滴,每位同学都参与了素材收集和整理工作,宣传委员更是功不可没。作家柳青曾说:“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如今记录下的点滴,定会成为高三(2)班全体同学永恒的记忆,藏在心底,美好而柔软。 周报几乎是同学们利用所有可利用的课余时间“挤”出来的,他们用周一到周六搜集素材,周日完成整理、排版工作。虽然学习紧张,但同学们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每天写一点稿子,搜一点图片,一张周报也就这样“拼凑”出来了。当大家看到打印出来的新周报,成就感爆棚。在这份无价的礼物背后,所有的辛苦都不值一提。 提及创作第一期周报,二班宣传委员感慨万千,不会使用InDesign排版,面对一堆素材不知所措,风格恍惚不定......这些问题在早期的周报中都可以看出来。随着经验的积累,二班周报慢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 曾参与制作周报的同学觉得周报也不失为紧张学习中一种特殊的放松方式。通过这份报纸,增加了对老师、同学、班级的了解,同时也增加了班级的凝聚力。 班主任有话说 习近平主席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 《二班周报》创办的初衷在于建设好班级文化,让同学们在成长关键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创办《二班周报》,从小的层面说,我希望二班的孩子通过分工合作、设计编排,记录高三精彩生活的点点滴滴,这既是高三(2)班的班级财富,也是值得同学们一生珍藏的瑰宝。从大的层面说,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白昼流星》 班级黑板报是校园文化宣传的阵地,是班级风采展示的窗口,更是同学们记录高中生活的传统方式。它挥洒才情,演绎故事,流淌心绪;它汇聚思考,容纳观点,分享感悟。接下来融小媒来带大家走进高二(17)班的黑板报,看看美术班的小艺术家们都是如何一展身手的吧! 高二17班板报主体由“艺术”、“生活”、“时政”、“心理”和“文化”五大板块构成。多样的主题既给了同学们以充分施展才能的平台和交流思想的空间,又提升了同学们关爱同学、关爱身心的意识。各板块会根据近来发生的情况进行相应更新,黑板报正是同学们抒发自己的情感,课后消遣的一片小天地。 宣传委员丁星予的板报主题设想暗合了陈凯歌导演的作品《白昼流星》的寓意:追逐梦想的人才会找到人生的方向! “屋中有画,便悬挂着一种思想”艺术栏是高二(17)班最独具特色的板块,同学们可以在这片小天地尽情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为十七班增添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作为具有家国情怀的一中人,十七班的同学们在时政区纷纷分享自己关心的时政大事,并发表跟帖评论。一个月多前,本班张屹凯同学在语文课上的“无锡,善”的时政演讲,激起全班同学的热烈讨论,不少同学课后在“时政区”跟帖留言,发表见解。这次时政话题也给了语文老师作文教学的灵感,从而提炼成一道角度丰富的作文题。 心是生活的源泉,是梦想的翅膀,是培养一位阳光开朗一中人的关键。该专栏旨在及时了解同学们内心的忧虑,引导同学们做个快快乐乐的高中生。 同学们在生活区中互帮互助,或分享快乐,或倾诉烦恼,彼此努力,携手前行,共同创建友爱和谐的十七班大家庭。 文科人,文科魂,文科专栏开设啦。可别小看这一小隅天地,却记录着十七班同学们丰富的文科生活与体悟,以瞬间的光影牵动你心中的一潭星。 噫吁嚱!理科博哉!数理化生是人类生活经验的总结与上升,解释了世界真正的道理,蕴藏着自然的奥秘。理科推动世界的进步,也有利于人们思维的发展。本版块旨在激励同学们学好理科,一起头脑风暴! 班主任有话说 “读书不多,画则不能进于雅;观理不清,则画不能规于正”,未来从事美术专业的十七班同学将继续践行一中“读书、明理、求进”的校风,发挥好班级板报特色,做好一中人,在生命成长中不断沉淀、积累和前进。 《二班周报》与《白昼流星》黑板报是班级文化的窗口,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缩影。它不仅是个人能力,优秀班风的展现,也是一中学子全面发展的证明。这是一群会学习的一中人、一个有梦想的班集体,和一个有温度的一中校园共同缔造的“独家青春记忆典藏版”。